第50节(1 / 2)

荣锦路 漫漫行 2908 字 28天前

至于董淮, 据说对晋王和九皇子极为推崇, 在新科进士中频繁为晋王和九皇子做宣传, 且已经拉拢了好几个新科进士,所以晋王待其很是有礼贤下士之风,这些在京中已经广为人知。

不为人知的是,在晋王曾在天和帝面前极力举荐董淮,不过,对此,天和帝没答应,但也没有反驳和斥责,态度暧昧。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而她能知道这件事,也不过是因为她当时在紫宸宫中跟着天和帝学习,晋王进来后,她在天和帝的示意下,进入了后面的屏风,才知道此事。

后来,她见天和帝没有提及此事,也不再过问,却没有想到这结果,却在今天。

而天和帝启培养董淮这个晋王的人,其因为什么,不言而喻。

“董淮这个人,朕前两日召见过。”天和帝对于沈皎的话,没有回答,而是说着自己对董淮的评价,“为人机敏,才学尚佳,很会变通识时务,倒也值得培养。”

说道这,天和帝停顿了一下,才道:“老六这次选的人还算不错,眼光总算些有了长进。”长进二字有些意味深长。

这能听得进九皇子的话,也是一种长进?

天和帝对晋王的期待未免有些太低,或者说,对其的能力根本就没报任何期望。

“所以,也该开始了。”天和帝说道这眼眸中闪过一道利芒,却也带着一丝期待,“太子也不小了。”

这是从现在开始就要用被九皇子辅佐的晋王来磨砺太子了。

可以想象,接下来,朝中会出现一番极大的动荡,天和帝会着力提拔晋王一系的官员,让其朝堂上达到制衡的局面……

然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夺嫡之争开始拉开序幕。

可以想象,以后的朝堂会是何种腥风血雨。

而天和帝似乎无意在此话题上多说,只是继续和沈皎说起名单上的其它几人:“阿赜的是朕看着长大的,他的能力朕清楚,先让他在翰林院中待几个月,朕就将他调到身边,任中书舍人。”

新科的三鼎甲按照惯例,都应当到翰林院任编修等职位,慢慢地熬三年资历后,是留在京中还是外放,却要另说。

而天和帝让卫赜几个月后,便直接调到自己身边,担任中书舍人,可谓是看重和恩宠至极。

在大齐,中书舍人虽只是从六品,在京中这个三品遍地走的地方,一个区区的从六品官员实在是不起眼的很,但是其却是最让人眼热的职位。

中书舍人任职于皇帝身边,负责为其草拟奏章等职务,个个都是被帝王信任和重点培养的人才,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如此,许以卫赜这样的职位,足可以表达天和帝对卫赜的看重。

还不待沈皎答话,天和帝便又自说起对其余人的安排:“至于颜楠刘籍二人,就先在翰林院中磨下性子。至于冯锐先将他放到京城旁的林泽县中,担任县令,朕要看看他到底在治理地方上有几分本事。”

“至于董淮……”天和帝沉吟了一下,对着沈皎道:“元嘉觉得应该将他安排到哪里比较合适?”

面对天和帝的考问,沈皎思索完大齐全部的官职道:“元嘉以为,皇舅舅应让其先为庶吉士,在翰林院磨练一二,随后授其以翰林侍读学士之位。”翰林侍读学士虽是从七品,比不上中书舍人一职重要,但也是天子近臣,让人打破头也想抢到的职位。

这也是她能想到的最适合天和帝扶持晋王,却不允许其压制太子一系的计划中,最好,最适合董淮的官职了。

“那就这样办吧。”天和帝点了点头。

之后,沈皎便在一旁翻看起最近的政务,不懂的地方,天和帝会在一旁引导她,虽然这几日的政务不多,但也看到了宫门快落锁的时候,她才被天和帝放行,返回家中。

等她进入淑惠长公主正院时,所有的人都已经到其了,就连她三哥三嫂这对要去宗族开祠堂上族谱等事情都已经做完,此时正坐正院中了。

“可算是回来了。”淑惠长公主看着女儿从外面走进来给自己行礼连忙叫起。

沈皎起身后,又和身旁的两对兄嫂见礼后才入座。

“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淑惠长公主叫人上茶后,不禁问道。算算女儿出宫的时间,都快是宫门落锁的时候了,这样晚的时候回来可不多见。

“皇舅舅说我最近请假有些多,很多该学得都没学,因此多留了一会儿,教我好好学学。”沈皎笑着道。

淑惠长公主听了这话,也没有多问,只是关心了女儿几句,便对着次子和永安郡主说一些嘱咐的话,又逗了一会儿阿导,便让人都散了。

从始至终,沈邦靖都只是在一旁坐着,基本上不插话,在后宅中,他向来说话少,一切以淑惠长公主的意思为主。

只是这次,在女儿离开的时候,沈邦靖却让人叫住女儿,去他的书房中。

前院沈邦靖的书房中,沈邦靖端坐在正位上,因房内只有女儿和自己两人,沈邦靖说话也没有绕圈子,直奔主题:“最近陛下在朝堂上对安乐侯最近所办的几件差事,颇为满意,似乎想要重用,照这个进程,成为阁臣也是早晚的事。”

安乐侯嫡女为晋王妃,所以安乐侯便是晋王真正的岳父,从圣旨赐婚的那一刻起,安乐侯府便和晋王绑在了一起。

不过,这也是安乐侯自己愿意的,不然不会让自己的嫡女在赏花宴上全力以赴,力压众多贵女,这俨然是奔着晋王妃的位置上去的。

安乐侯是二等侯,在京中也只是一个二等府第。其祖上也曾是战功赫赫的功臣,尊容显赫,不过,这两代的安乐侯因为家中子弟不擅此道,逐渐朝文臣方向转变,但真正的阁臣却是一个都没出,所以有些走下坡路。在京中从一等人家沦为二等。

这一代的安乐侯,是一个十分精明且有野心的人,很是想恢复祖上的荣光,但无奈家中子弟成才的太少,所以这能将主意打到这姻亲的关系上,拼力地培养女儿,费尽心思得了晋王这个女婿,可谓是喜从天降。

试问,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成为后族来振兴家族更快的办法?

所以,安乐侯在对晋王支持,可谓是不遗余力。晋王对于安乐侯能如此帮他,也是很满意,也将一开始嫌弃晋王妃出身稍低的想法也没有了。

而现在天和帝要提拔安乐侯,其寓意不言而喻。

至于安乐侯最近办得什么差事?

沈皎之前在翻看奏疏的过程中,也看到过。户部拨给工部修水利的银子,在工部转给其下的水部后,可这么大笔的银子送往地方,以工部那点人手肯定不够,于是,天和帝下令,命安乐侯总领此事,命其为钦差,率军队护卫银钱送往个州县。

其前两日,刚刚回京述职。

如此简单的差事,却能得到帝王的嘉奖,天和帝这是摆明了要给安乐侯晋升铺路。

“我明白阿爹的意思,皇舅舅如此做法,却不知阿爹有何看法?”沈皎问道。

沈邦靖沉吟了一声,道:“自古以来遵从礼法,嫡尊庶卑,长幼有序,储位也是如此。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礼法,也是避免众皇子夺嫡发生的惨剧。如今陛下如此作为,是要……”说道这,沈邦靖没有再说下去,没了声音。

沈皎知道天和帝接下来要说什么,天和帝这是要逼着众皇子夺嫡,说逼着也不太恰当,应该说是引诱着。

“阿爹觉得这样不好吗?”沈皎脸色不变地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