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2 / 2)

这个计划是杨衢云先生一力推荐的,见到这个计划被陈光怀疑,杨先生自然要站出来辩解一番,于是他说:“陈前辈,我们参加这次起义的人都是非常可靠的,没有人会向满清告密的。”

但是这个说法立刻就被陈光反驳了。

“很多时候,失密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源于有人告密,而是在于组织者自己的行动不够谨慎,无意中泄露了出去。杨先生在香港组织辅仁文社,公然宣传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满清在香港也不是没有密探,要是连杨先生都没被他们严密注视,那他们也笨得过了头一点了。而组织这样规模的行动很容易就会被清廷的密探注意到。而且,杨先生打算直接用香港三点会的人。在香港,三点会之类的反清组织的活动很多时候都是公开的,这些人也肯定会被清廷的密探关注。这些人的大规模活动可定会让清政府提高警惕的。加上大家都没有接受过保密方面的训练,泄密的可能绝对不小。而且我听说,在购买军火的时候,你们还尝试过其他的门路,这样一来,知道你们在大量购买军火的人肯定不少。这么多的情报,都是满清能够得到的。除非两广总督谭钟麟是个傻子,否则怎么会毫无防备?”

“那当年天王他们反清,一样涉及到很多的人,怎么就能保住秘呢?”杨先生显然对此并不服气。

“南王在传教的时候可是半个字都没提过要造反的,直到教会渐渐组织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被证实了可靠的人才知道我们要造反的秘密。民间类似的宗教本来就多,我们又有意的躲在穷乡僻壤,失密的可能自然就小。而且即使满清知道了,他们发兵过来,一路上也要很长时间,我们也能得到情报,或是立刻转移,或是干脆集中力量和他们开战。可是你们的计划呢?满清鞑子要是有所准备,只要埋伏好人马,等着打你们的伏击就够了。”

“那么先生,这个计划还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吗?”孙先生问道。

“有还是有的,只是不一定有非常好的效果。”陈光说。

第四百三十六章 混乱

“现在,你们购买军火的事情估计满清肯定已经注意到了。我就不信你们这样近乎公开的四处购买武器的行为,能够不引起注意。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为此前的这种行为找一个和造反无关的,能够让满清放松警惕的理由。”陈光说道。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想办法让满清认为我们购买武器和造反无关?”杨衢云先生有点明白陈光的意思了。

“买武器嘛,总是和暴力,和冲突有关的。我们要让满清相信,我们购买枪支的行为,不是用来对付他的,我们就需要找出一个其他的冲突对象。并且制造出一些冲突出来。”陈光说,“比如说,我知道,美国的一些帮会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冲突,为了地盘,为了利益,甚至有时候为了面子,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知道这一类的事情在华人帮会中应该一样是存在的。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通过谈判解决了分歧,不过动手火拼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我们现在有没有类似的,需要对付的其他帮会?”

“和我们有矛盾的帮派是有,但是,关系紧张到要动手的好像一个都没有。要是硬生生的造一个出来,怕是满清也未必信。”杨衢云先生说。

“信不信就要看演戏的水平了。”陈光说。

“这恐怕也不行。”杨衢云先生又表示了反对。

“陈前辈您想,我们要是演戏的话,告不告诉下面的人这是演戏呢?告诉了,做得肯定不像,不告诉,那可真的搞不好就会死伤一大片的。再说了,如果在香港演出这么一段全武行,也会让英国人非常反感,以后我们在香港活动就会非常困难了。也会影响到将来英国人对我们的态度。”

后面这个理由,得到了更多的人的支持。因为依照他们的想法,拿下广州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获得国际承认了,最少也要让列强持中立立场。那么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列强对他们的仇视的做法就都需要考虑了。

“是呀,陈前辈,如果我们在香港打起来了,英国人一定会非常愤怒的。现在就触怒英国,可不是什么好想法。”

既然这么多的人反对,陈光的这个演戏的计划当然也就行不通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要不就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办法。”陈光又出了个主意,“我们照样集中一帮子人,并且用他们来吸引满清的注意力。我的人能够把武器预先送到广州的某处仓库,这些武器会被用油纸包好,放在装水泥的桶里。真正动手的人先分批以做买卖等理由进入其他城市,然后再分成小队陆续到达广州。等人到齐之后,我们再派人把他们领过来,去仓库里拿出武器,然后再发动起义。这样一来,我们的人都是分散的,就算满清有所察觉,也很难一网打尽。而且,仓库在哪里,有哪些人参与,分别什么时候和谁接触,每一个小队的人都并不知道。就算有人泄密,甚至是混进了满清的密探,我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这个建议倒是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大家又在一起商量了许久,这个计划的相关细节也渐渐的明朗了起来。

“好了,更多的细节就不要再在这里讨论了。”陈光最后说,“这些细节到具体实施的小组里面去讨论好了,各个小组之间也不要互相打听内容……”

……

除了起义本身,宣传工作也被看得很重。所以起义后的宣传文稿当然也要好好的准备一番。这份宣传稿有中英文的两份。英文的一份由孙中山的老师何启博士与香港《德臣西报》主笔英人黎德共同拟定,其内容大致上也就是要求西方各国承认义军为交战团体,享受各国一切中立权利。至于对内宣传的文稿,则由朱淇先生来完成。

朱淇先生是朱次琦先生的侄儿,朱次琦先生则是几个月前刚刚闹出了公车上书的故事的历史名人康有为的老师。这位朱次琦先生的功名不过举人,为官最大不过县令,但是教学生的水平却绝对是一流,他不但教出了康有为,还教出了广东最后的一位状元梁耀枢。他的侄儿朱淇先生的文笔自然也不是问题。所以,孙先生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朱淇先生。

朱淇作为一个文人,水平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他却并没有接受过保密方面的训练。这样重要的文稿,他居然是在家中起草的……

1895年重阳节前后,各个行动小组开始进入广州。而在此之前,孙先生等人已经以行医为名进了广州城。而陈光则在更早一点的时间在城南租下了一处仓库,把一大堆的货物运到了其中。

第一次组织大规模的起义,兴中会缺乏经验的问题表现得相当的严重。首先,各个小组的到达时间就出了大问题,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多小组没能按照时间到达。

依照计划,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目标,或是攻击总督衙门,或是攻击巡抚衙门,或是攻击水师提督衙门,都统衙门。还要有人拦截城中的绿营,还要派人去攻击旗界(八旗兵驻地)。如今人手没有到齐,整个计划立刻就出了漏洞。

而且为了不引人注目,每个小队到达后,都是先找个地方住下来,然后有专门的人员将武器再悄悄地转交到他们手上的。依照原计划,人员会在两天多一点的时间里到齐并拿到武器,但是一直到预定起义的时间只差半天了,负责攻击最重要的目标——两广总督府的小队却还一直没到。

“怎么回事?查明白了吗?”孙先生问负责联络的陆皓东说。

“先生,查明白了。他们在清远上的船,本来昨天就该到了,路上船坏了,一时间又找不到大船,不得不徒步赶来。李重光在那一队里,他让人先坐小船赶了过来说一声,估计他们要到明天才到达了。先生,看来起义的时间要往后推迟一下了。”

孙先生想了想,点了点头说:“皓东,少白,你们烦透去通知一下已经到了小队,计划推迟到明天,不行,他们徒步过来,体力肯定有问题,怕是还要推迟一天。你去告诉其他小队,后天,还是在听到了总督府那边的枪声后起事。另外,武器都已经发下去了,要他们自己看好,别被人家发现了。”

“好的,先生。那我先过去了。”

……

孙先生对于那些会党的人拿到武器后会不会搞出什么乱子来很是不放心,事实证明,他的这个不放心还真是有道理的。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听说行动推迟两天之后,这些会党的好汉们立刻就松了一口气,然后问题就来了。

“老七,今晚上一起出去乐乐?”一个会党成员嚷嚷着。

“好嘞,五哥,再叫上几个兄弟一起去。进了省城,也该乐乐了。”另一个会党的人回应道。

“孙先生交代过不要随意外出的。”又有一个人说。

“孙先生是太小心了。其实要我说,我们这些人呆着不出门,反而更容易引起怀疑。放心吧,刘先生,我们只是出去溜达溜达,又不是去闹事。兄弟们老呆在这么间屋子里,闷也闷死了。”那个老七不以为然的回答说。

那位刘先生想了想,觉得老七说的好像也有点道理。加上其他的人也都纷纷过来帮腔。于是这位刘先生一时间也没了主意,最后居然就答应了,只是提了一句:“早点回来,不要在外面闹事。”

……

“总督大人,卑职得到了这份密报,事关重大,不敢隐瞒,所以特地来报告大人。”一个都统向两广总督谭钟麟报道说。

“李都统,是什么事情?”虽然李都统说得急切,但是谭钟麟依旧是一副淡定的样子。

“大人,有人向卑职出首,说有一批乱党正准备在广州起事造反。”李都统回答说。

“哦,是什么人向你出手,他说了些什么?”

“大人,来出首的那个人叫做朱湘,是朱九江先生的侄儿,有举人的出身。他说,他的弟弟朱淇一时糊涂,被乱党蛊惑,入了乱党。最近,那些乱党打算造反,让他弟弟起草檄文。他弟弟此时早已悔悟,知道上了贼船,又不敢来告官,所以就托哥哥前来出首。这里是他哥哥朱湘带来的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