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舍身 三千世 1845 字 13天前

菩叶开口,直入主题。

“我辈弟子潜心修佛,虽偶有所得,可大部分弟子却都终日惶惶,每日禅定修行,到头来却空空如也,是以大多弟子在修行到一定阶段后,都会进入凡世,救济世人,体悟慈悲心,发无上宏愿,以大毅力、大智慧、大决心普度众生,解救万民于水火中。”

“世人多愚昧,多被那妖魔魑魅所引诱,佛有金刚怒目,我辈僧人多以雷霆震怒除去魍魉之辈,还世人平安,昔日菩叶随师父游走四方,却发现一现象。”

“诸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妖魔亦有正邪之分,有些奇人异士只因不被世人理解,因而被污蔑为妖魔外道,这等奇人多身负绝学,只因为脾性而被误解,实在令人惋惜。”

“菩叶年幼,未曾通读经义,却先初解世态炎凉,何为正邪?何为对错?只在人心!”

“阿弥陀佛!!”台下弟子听到妙处,不约而同的口诵佛号。

台下,菩花微微一笑,满是自得,此话若是出于相若等人之口,自是平常,可此刻却由一个十三岁少年僧人悟出,实在是慧根深重,让人欣喜。

坐在一旁的法如禅师也微笑点头,他传音于菩花,“法净那厮虽然荤了点,但这样教导菩叶,却也别出心裁。”

法如的弟子,药王院首座菩迦呵呵笑道,“之前师父还担心菩叶师弟会于台上失态,现在看来,师父多心了,师弟似乎一点也不怯场。”

法如冷哼一声,“法净那厮,什么时候怯过场?!”

菩花在一旁笑着点头,心里却无奈想,之前是谁半夜三更跑到他这里,为了让菩叶讲法时不怯场,还亲手炼造了一件袈裟送来?!

台上,菩叶的演讲还在继续。

“人心叵测,我等不应以恶揣之,当时刻存慈悲心、宽容心、包容心待之,放可渡歧途者于苦海之中。”

菩叶侃侃而谈,绕了一个大圈子,先从要救人要当圣母说起,然后回到今天主讲的法术上来。

“但我等弟子修为不一,纵然心胸如海,若修为不足,无法渡人除恶从善,当如何是好?”

“是故弟子苦思多年,最终悟得一妙法,由此妙法,诸弟子当可从容说服,无后顾之忧。”

此话一出,众多弟子都骚动了起来。

之前菩叶讲的话大家都懂,不外是出门除恶,结果实力不足反被杀,现在菩叶却说他有一法,学会此法后就再无后顾之忧了?这怎不让弟子们诧异?

就连四位法字辈禅师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菩叶卖什么关子。

“此法名为灵山施雨。”

“相传西天灵山为佛祖潜修之地,灵山原为一天魔所有,见佛祖,化万花隐之,佛祖观花笑曰:‘如此福地,原有主人矣。’”

“遂佛祖意欲离去,那天魔道,‘此地不美耶?’”

“佛祖曰:‘何谓美?因美而留,真耶?假耶?’”

“天魔大悟,恳佛祖驻于此,佛祖叹此魔,遂抬手,手指天空,清雨落下,那天魔心生感悟,化为无数紫竹,倏尔成林,终成佛祖道场。”

“是故此法为渡一切执迷之人、之物、之存在。”

“即为灵山施雨。”

43、第六章 神转折

“……”

菩叶话音刚落,众僧群哗。

大家都互相窃窃私语互相打听着,只因为菩叶说的这个典故……没人听过。

灵山?天魔?施雨?老衲/贫僧/小僧通读佛经这么多年,怎么就没听过呢?

……呵呵,大家当然都没听过,这可是菩叶绞尽脑汁想了三天才编出来的故事,听说过就见鬼了。

其中有菩提院的得道高僧实在忍不住了,口诵佛号,提出了疑问。

“不知菩叶禅师从何得知此典故?我等竟从未闻之?”

——只要上台讲法,那就得称禅师,这倒不是这位大和尚故意挑衅。

菩叶淡定的道,“此典故是从我师法净禅师处所知。”

那和尚明显一愣,似乎有些震惊,“哦?那不知此典故出自哪部经义典籍?”

——法净看经书?出家人不打诳语,不过……不过那法净真的会看经书?

菩叶咳嗽了一下,想起法净曾拿着佛经当厕纸的伟大行径,脸上有些烧,“我师并未细说,后于旅途中收拾包袱时,偶然发现师父的衣物里竟夹杂着几页散落的佛经,菩叶收拾时无意中扫过此典故。”

他长叹道,“后来小僧曾好奇问起,师父只言道此经为某位仙家秘境所得,因其经义不全,内容晦涩,是故并未传回寺中。”

——这就是菩花所说的,有问题,找法净=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