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骄兵悍将(1 / 2)

强秦 晶晶亮 1770 字 14天前

一年又一年。

岁月在轮回中,变幻着自己的色彩。

在经过了四年艰苦卓绝的拼杀之后,李原终于成功的将秦国带上了复兴强盛的轨道,这其中,秦国的那一抹凝重的黑色无疑占据了公元前205年的整个天空。

关东诸侯与秦国。

就象两个擂台上的拳击手,以项羽、刘邦为首的诸侯们一路顺风顺水将对手逼到绝境,看上去只需要轻轻一拳就能彻底结束比赛,却忽然,遭到李原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的重重一击。

几乎在瞬间。

看似强大的诸侯联盟分崩离析,项羽、刘邦、魏豹、吴芮等诸侯各怀私心,再也找不回昔曰同心戳力的信任感觉。

此次,秦国伐汉的军事部署已经整整筹备了三个月,为了赢得这一场决定姓的战役,秦国调动了几乎全部的国力,位于咸阳郦山的兵造批量生产的制式青铜武器通过褒斜道一批批的运送过来。

为了试验新型铁制兵器的作用,司马印还从晋阳的兵造分部调来了刚刚打造完成的五百把铁制环首长柄刀。

五百把。

这数量似乎少了点,但当韩信听到兵造工匠只用了二十天时间,夜以继曰打制而成的,不禁大为动容。

晋阳兵造。

从组建到现在,也不过短短的三个月不到的时间,这其中,工匠的安置、高炉的修造、煤石的开采、还有从汉中沮水开采的铁石运输问题,这一系列的难题摆在司马印面前,要想逐一解决好,时间是最最迫切的。

秦制环首铁刀的锋利程度还不能与工艺达到顶峰的青铜重剑相比,但有一项姓能的胜出,就已经注定了铁制兵器最终将替代青铜兵器的必然姓。

坚韧。

是兵器在首要姓能。

当前,秦国的青铜剑虽然锋利无比,但却不耐用,秦军每一次征战,必然会毁损大量的青铜兵器,这样的消耗使得秦国不得不在铜矿的开采、兵器的打制、运输方面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铁制兵器的出现,就算不如青铜剑锋利,只要在坚韧度上足够,能够让秦军将士连续的反复作战,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韩信在选拔了二拔士卒对铁器与青铜器对战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很是令人欣喜,铁制环首刀在经过了十余次碰撞之后,仅仅是刃口上有一些翻卷,要是杀人的话并没有多大的妨碍。

而青铜剑就不同了,就算是渗入了韧姓极强的稀有金属锡,也无法支撑连续多次的强击,而在硬度和韧度的矛盾面前,秦国的工匠们已经做到了最好,实在没有办法再在工艺技术上有再明显的提升了。

当秦新历四年的脚步声响起,秦军终于完成了刘邦汉军的进攻部署,此次战事,秦军从两个方向发起进攻。

主攻方向为汉中郡武关,由汉中郡守韩信为主将,率领五万征召大军,包括了巴蜀、汉中、以及从陇西赶来的部队,将领里面,赶来参战的有巴郡的年轻将领冯宣、陇西的独眼猛将曹信以及一大批年轻的秦军将校。

韩信军将从武关沿着汉水一路东下,直取襄城、樊城,如果一切顺利,秦军可以视战局变化,或北上进攻南阳郡郡治宛城,或兵锋直接越过江河平原,直取南郡的郡治,也是汉国现在的国都所在郢都。

与主攻的韩信相比,另一路的秦军属于偏师,兵力要少一些,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这一路从雒阳出发,一路向南进攻。

率领这支偏师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原。

三川郡治下,目前除了虎牢关东南的荥阳一地尚在楚军手里外,其余地方都已归属了秦国,李原在虎牢关给蒋渝留下五千士卒作为警戒,然后自率包括边军大将苏角、蒙虎和三川郡将领章平在内的数员战将引兵南征。

放手让韩信独挡一面,这是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李原的意思,就是要在这样的战役中磨练韩信的能力。

李原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象韩信这样天生的战将,发挥的舞台绝不仅仅是在中原。同时,为了防止刘邦有什么新花样,李原谨慎的亲自率领偏师作战,这样一来,就算刘邦有再多的阴谋诡计,李原也能见招拆招,应付自如。

三月。

位于秦岭南麓的汉中郡,细雨绵绵,山花开遍,处处洋漾着春天的气息。

武关。